发展的绿色农业是当今农业的终目标,然后要想推动农业良好发展,先要解决的就是虫害问题。近年来,棉铃虫的爆发趋势越来越强烈,这主要是因为滴灌技术的广泛应用,无论是小麦还是玉米,还是番茄的种植都有在推广使用,从而导致栽培技术和作物结构发生了变化,进而使害虫的食物链衔接增长,食料更加丰富。
因此,棉铃虫的活动时间和空间不断的得到扩大,形成田间种群世代参差不齐、世代重叠、为害加重。对于棉铃虫的防治先是要利用自动虫情测报灯对虫害的习性及规律进行深入的调查了解。
通过
自动虫情测报灯的测报发现,花铃期正是棉铃虫二代、三代的繁殖力强,成活率高的时期,此时滴水量过多,化肥施用量过大,造成田间郁闭,高温高湿条件有利于卵孵化,种群数量的增长潜力可达350倍。受当地气候和种植结构的影响,许多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化防的同时杀伤了部分天敌,致使田间天敌数量明显下降,导致田间棉铃虫数量增多。
自动虫情测报灯的应用也是贯彻“以农业防治措施为基础,以虫情测报为依据,以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为重点,以化学防治为辅助”的指导思想,狠压越冬基数,严抓一代防治、重防二代,控制第三代危害。充分发挥天敌的生态调控作用,科学用药与人工捕捉相结合,采取保蕾、保花、保铃,早打顶、促早熟等优化栽培技术,恶化棉铃虫在田间的生态环境。准确及时掌握棉铃虫各代发生动态,重防二龄前棉铃虫,以达到及时、彻底的防治效果。
推荐阅读:
自动虫情测报灯可以带来哪些效益?
自动虫情测报灯会诱杀害虫天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