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夜蛾俗称青布袋虫,属夜蛾科。夏、秋蔬菜上发生较重,局部区域(约占总面积的60%)内大发生,虫口密度高,在大白菜、葱、萝卜、辣椒、甘蓝等蔬菜上为害严重,虫株率20%~40%,百株有虫80~200头,严重影响蔬菜的品质和产量。冬季气温明显偏高,对甜菜夜蛾的越冬存活十分有利,大大提高了虫源基数。另外,夏、秋季高温、干旱,更加剧了甜菜夜蛾种群数量的增长。为此,对甜菜夜蛾进行了监测预报,并采用农业措施与化学药剂并举防治的策略,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自动虫情测报灯在生态农业防治虫害中的应用十分常见,而且效果很好。可以在该虫测报中大力的推广应用。
诱监测方法是采用自动虫情测报灯进行。测报灯放置在常年性蔬菜田中,环境与性诱盆放置地基本一致。开灯时间为每年的7~9月份,开灯时段为19时至次日6时。每天检查、记载甜菜夜蛾成虫数量,以掌握成虫的消长过程。灯下虫情能较好地反映甜菜夜蛾的种群数量。同时,监测中发现灯诱的稳定性比性诱要好。
自动虫情测报灯光诱杀成虫,减少田间落卵量。应用云飞杀虫灯诱虫量多、杀虫效果好。杀虫灯应设在蔬菜集中种植地区,每3~4hm2安装1台灯,以充分发挥其整体的控虫效果。2015~2016年6个防治监测点7月份百株虫量调查结果显示,杀虫灯覆盖面积内平均百株幼虫15.2头,而未安装灯光诱杀地块平均百株幼虫为36.7头,平均防效为58.8%。其中有1个防治点,百株虫数仅5头,明显减少了化学药剂的使用。
推荐阅读:
虫情测报灯确保兴义市农产品质量安全
沙雅县利用虫情测报灯观测棉花虫害情况